石雕牌坊的来历及古建牌坊的寓意
石雕牌坊是由棂星门衍变而来的,开始用于祭天、祀孔。棂星原作灵星,灵星即天田星,为祈求丰年,汉高祖规定祭天先祭灵星。宋代则用祭天的礼仪来尊重孔子,后来又改灵星为棂星。牌坊滥觞于汉阙,成熟于唐、宋,至明、清登峰造极,并从实用衍化为一种纪念碑式的建筑,被极广泛地用于旌表功德标榜荣耀,不仅置于郊坛、孔庙,以及用于宫殿、庙宇、陵墓、祠堂、衙署和园林前和主要街道的起点、交叉口、桥梁等处,景观性也很强,起到点题、框景、借景等效果。另外一种说法是,就结构而言,牌坊的原始雏形名为“衡门”,是一种由两根柱子架一根横梁构成的最简单最原始的门。 石造牌坊材质坚固敦实牢靠,且可仿照木结构造型。在艺术处理上,可以在夹杆石、柱子、额坊等处,雕刻各式各样的花鸟、图案、龙凤及各种瑞兽等等,将中国传统的石刻艺术集中于一身表现出来。牌坊作为古建筑之组成部分,蕴含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:表达了中国封建社会人们光宗耀祖的人生理想;展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民风民俗;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造型艺术和雕刻艺术的完美结合;蕴含着神秘的宗教色彩;寄托着古人的神圣情感;反映了我国古代的封建礼制和传统道德观念;记载着重要的历史事实等等。这些牌坊就如同传统社会的见证者和记载者,在历史长河中绵延生息.牌坊是古代官方的称呼,老百姓俗称它为牌楼。作为中华文化的一个象征,牌坊的历史源远流长,在周朝的时候就已经存在了,《诗·陈风·衡门》:"衡门之下,可以栖迟。"《诗经》编成于春秋时代,大抵是周初至春秋中叶的作品,由此可以推断, "衡门"至迟在春秋中叶即已出现。衡门是以两根柱子架一根横梁的结构存在的,旧称"衡门"也就是现在所说的牌坊的老祖宗。 现代城市建设中牌坊则多被用为有传统特色的标志物,建于风景区或街区等入口位置。所有这些精美的惠安石雕牌坊,在很大程度上,承载着人们,不断探索的精神需求。
- 上一篇:石雕喷泉水钵的设计及运用领域
- 下一篇:石雕花钵摆放位置和作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