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金鱼文化吸收了儒、佛、道三家的思想精华。佛教强调修身养性,而道家的学说则为金鱼文化注入了"天人和一"的哲学思想,树立了赏鱼的灵魂。同时,还提供了崇尚自然,崇尚朴素,崇尚真的美学理念和重生、贵生、养生的思想。
人化自然,在赏鱼中表现为人对自然的回归渴望。具体地说,人化自然表现为在赏鱼时乐于与自然亲近,追求寄情于山水,忘情于山水,心融于山水的境界;在思想情感上能与自然交流;在人格上能与自然相比拟并通过赏鱼实践去体悟自然的规律。这种人化自然,是道家"天地与我并生,而万物与我唯一"思想的典型表现。
诗人韩愈"老翁真个似儿童,汲水埋盆做小池。一夜青蛙鸣到晓,恰好方口钓鱼时。瓦沼晨朝水自清,小虫无数不知名。忽然分散无踪影,惟有鱼儿做队形。"可视为人化自然的极至。诗人也只有达到人化自然的境界,才能化自然的品格为自己的品格,才能以自己的"天性去接近自然",去契合客体的自然。
自然化的人"也即自然界万物的人格化、人性化。把自然的万物都看成具有人的品格、人的情感,并能与人进行精神上的相互沟通的生命体,所以在中国人的眼里,月有情、山有情、风有情、云有情,大自然的一切都是人的好朋友。全诗人化自然和自然人化相结合,情景交融、动静结合、声色并茂、虚实相生。
鱼行水中,畅通无碍,佛教以其喻示超越世间、自由阔达得解脱的修行者。藏传佛教中,常以雌雄一对金鱼象征解脱的境地,又象征着复苏、永生、再生等意。金鱼还有慧眼之意,因为鱼眼可透视混浊的泥水。
而金鱼是源于晋、盛于宋。佛经宣扬"人死精神不灭",因果报应,不杀生,不偷盗,不淫邪,不妄言,不饮酒,慈悲为本,行善修道等等教义。受"不杀生"的影响,民间偶然捕获的奇异鱼类,亦纷纷被送往放生池放生,久而久之,一些佛寺放生池便聚集了为数众多的金鲫鱼。不论是西林寺还是月波楼、六和塔。众多历史文献中都有对佛教的颂扬及放生的记载。可以说,中国金鱼从一开始萌芽,就与佛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。